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(上官雲)數量眾多的粉絲、銷量可觀的新書……近段時間以來,個人微信公眾號火了一批,被戲稱為「新晉網紅」。其開設者出版的相關圖書也火了一批,有的甚至已加印幾次。
提到這種現象,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對中新網(微信公眾號:cns2012)記者表示,這些作品自己看過一些,「寫得好的,是故事;寫得不好的,就是流水賬」,「這些讀物,從讀與寫兩方面來看,是典型的『輕寫作』、『快閱讀』。它的價值類乎於類型小說」。
查閱上述圖書信息,如微信大號作者懶兔子推出的《醫本正經》、「劉備我祖」的《新史記·秉筆畫時代》、六神磊磊的《你我皆凡人》、《六神磊磊讀唐詩》等,有些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中醫、文史知識,有的則是科普一些常識。擁有一百多萬粉絲的六神磊磊曾說,出書是想告訴讀者唐詩是怎麼來的。新書出版后,他的很多篇公號文章都會帶有新書書封,按照一篇文章接近或超過10+的閱讀量來看,推廣力度頗為強大。
這些書,確實多數一經出版就取得可觀的銷量,有的甚至在預售期間就已經成了「爆款」。據稱,自媒體人咪蒙此前的一本《我喜歡這個「功利」的世界》曾創下1分鐘賣出1000冊、4小時賣出5萬冊的成績,新書《初次愛你,請多關照》已經出版;《六神磊磊讀唐詩》在京東圖書銷售平台上曾有過這樣的排名:自營,文學銷量榜第16位。
自帶流量資源的自媒體,顯然是出版方爭搶選題的陣地。媒體報導中曾稱,一名自媒體人與出版方的合作,就是源自對方主動邀請,「他們(注:指出版社方面)其實比想像中更『饑渴』,更需要好的內容,只要是有出版價值的一定會找上門來,尤其是自媒體,他們都盯得很緊」。
「公號出書屬於『短平快』,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是粉絲經濟,尤其是一些文章內容好的公號,粉絲粘性很高,假如一個『網紅』級的公號有一百多萬粉絲,那書也將有一個可預見的有保障的銷量。」提到此類圖書,一名出版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道。
但該業內人士認為,這樣的書內容一般多是公號已經發表發的文章,加上其它一些原因,很難出現「經典款」,「大的微信公號出書,成功的挺多,但失敗的也有」。
對於這些圖書,讀者評價不盡相同。比如在某電商平台上,有一名讀者這樣評論《新史記·秉筆畫時代》:「非常期待的一本好書,可惜書中篇幅有限,許多好文未能收錄,冀望再出幾冊予以概全。期盼」。
王玲(化名)坦言自己看過不少本「網紅」公號自媒體人推出的圖書,感覺質量參差不齊,「相對於看公號上的電子版,我也願意花錢實體書。有些很好,能學到一些知識;有些就好像是心靈雞湯。」
「實體書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傳播知識,好的公號內容出書無可厚非。」張靜(化名)認為,作為讀者來說,閱讀好內容才是關鍵,載體是什麼形式無所謂,「只是有些自媒體出的書,個人感覺價值不大,更像是在蹭公號的熱度,將其變現」。
針對上述現象,白燁指出,「網紅」自媒體人出書,作者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受眾群與影響力:他們願意出書,也有人願意去看,屬於自我宣傳行為的延伸,是與受眾變換了方式的互動。所謂熱棒,也是來自「粉絲」群體,這種出版與閱讀現象基本不在文學評論與圖書評論的視野之內,屬於市場化的讀物寫作與文化消費。
在白燁看來,出版物屬於文化產品,應該傳播積極有益的內容,傳揚健康向上的精神,「真正有價值的,是那些讓人看了或者思想上有所啟迪,或者情感上得到陶冶、在精神上獲得滋養的。用這樣一個標尺來看,我覺得我們的出版物中,可看可不看的,甚至給社會添亂的……都屢見不鮮。現在每年都有幾十萬種圖書問世,『有數量,缺質量』已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嚴重問題」。(完)
來自: 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70811/23417288.html情趣睡衣
留言列表